□文mSATA/圖本報記者霍仕明
  本報竹北房屋見習記者韓宇
  社區調解矛盾糾紛多涉褐藻醣膠及百姓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卻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矛盾可以去求助社區調解員?該去哪裡找到調解機構?調解流程又是什麼?社區居民如何才能避免矛盾糾紛?
  帶著這些問題,《法制日報永慶房屋》記者近日走進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多個社區,深入探究其中答案。
  遇噪聲污染找社區別擅買屋自處置
  近年來,噪聲擾民現象逐漸成為社區居民關註的問題,也容易變成鄰裡間矛盾糾紛的導火索,在此類矛盾糾紛中,雙方當事人往往只顧及自身利益,而忽略他人感受。
  採訪中,沈陽市沈河區凱旋社區副書記徐寧向記者講述了近期調解的一起噪聲擾民事件,她希望通過這個調解故事能讓社區居民相互體諒,減少噪聲污染。
  今年6月,沈河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安裝乘涼椅方便居民休息納涼。然而,由於乘涼椅緊鄰居民樓,每天納涼居民的聊天聲讓一層住戶劉鳳蘭的外孫子睡不好覺,這讓她很苦惱。無奈之下,劉鳳蘭和老伴私自將乘涼椅都拔了下來,納涼居民找到社區後,調解員劉林和陳靜第一時間介入,採取了每次僅與矛盾一方接觸的“背靠背”方式調解。
  劉林來到事發地點後,納涼居民反映,他們說話聲音不大,一再要求將乘涼椅原地安回。而劉鳳蘭則說:“他們吵得我外孫子整天哭鬧、睡不好覺,我一個人替女兒看孩子,真是受不了了,哪怕納涼椅往外挪挪也行啊。”
  劉林和陳靜碰頭後又找到納涼居民提出了挪納涼椅的方案,但因為在氣頭上,方案被拒絕。隨後,徐寧找來有威望的退休老幹部和老教師協助調解,平穩雙方情緒。徐寧又把社區民警李甚傑請來,從法律層面給雙方講解。
  李甚傑表示,按照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從室內或者公共區域發出嚴重干擾他人噪聲的由公安部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罰。具體如何處罰,李甚傑介紹說,在城鎮使用音響器材,音量過大,影響周圍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不聽制止的,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即使存在噪聲污染,受影響的居民也應當合法解決,像劉鳳蘭一家的行為則涉嫌故意破壞,如果私自拆除的設施價值高影響大,甚至會觸犯刑法。
  經過幾天的調解,雙方逐漸理性起來,由於小區內沒有其他地方安裝納涼椅,都同意將椅子挪離劉鳳蘭家窗口數米,這場糾紛才得以平息。
  徐寧向記者表示,因“聲”受影響的範圍很廣,包括嬰幼兒、學生、上夜班者、生病卧床者等,如果調解處理不好,容易引起矛盾升級,引發打罵、圍攻,甚至治安刑事案件,希望社區居民能夠換位思考,避免衝突。居民如果遇到此類問題,應當及時報警,如果矛盾並非特別緊急也難以直接快速解決,則可以到社區居委會尋求幫助,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居委會均設有調解組織,社區可以在調解的同時,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協同解決矛盾糾紛。
  自己不好道的歉找社區當傳話筒
  談及社區中的矛盾糾紛,人們往往想到是發生在鄰裡間,然而,家庭內部矛盾糾紛也十分常見。
  去年7月,凱旋社區北新小區居民劉穎正在坐月子,嫌婆婆有幾頓飯只是簡單地做了麵條和小米粥而鬧起了矛盾,就在孩子剛滿月的那天,她和婆婆大吵了一架,跑回了娘家。
  一場尋常的婆媳吵架,原本互相讓步就可以化解,但雙方竟互不登門長達9個月。
  徐寧回憶說:“孩子都10個月大了,婆婆才找到我們社區來調解,要給孩子上戶口,但媽媽就是不露面,不提供身份證和戶口簿。”
  調解當天,徐寧帶著婆婆一家人來到劉穎娘家,但兩家人隔著門就對罵起來,徐寧見勢讓婆婆一家人先迴避,獨自進了劉穎娘家。
  徐寧一進門,劉穎媽媽便一個勁地對她說婆婆怎樣對劉穎不好。等劉穎媽媽宣泄完,徐寧才向劉穎娘家人勸解道:“誰家沒有磕磕絆絆,我看你們之間缺少溝通,事兒都過去那麼久了,對方也認識到了錯誤,願意道歉。而且孩子不能沒有母愛,你們娘家人也應該學會放手,如果還有感情基礎,應該讓他們小兩口獨自解決問題。母乳喂養對孩子有更多好處,零歲至三歲的早期教育更離不開母愛,這種早期教育、親子互動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聽完徐寧的勸解,劉穎娘家人表示接受,婆婆一家隨後進屋賠了不是,當劉穎看到自己已經10個月大的兒子時失聲痛哭,收拾行李帶著身份證和戶口本隨婆婆回了家。
  徐寧表示,家庭內部矛盾糾紛常常發生在夫妻、子女、兄弟姐妹之間,表現為繼承矛盾、隔代之間矛盾,有的家庭中會有聯合對抗,三角纏關係很容易導致家庭不和,嚴重時會發生打罵、動刀等過激行為,甚至觸犯法律。社區調解就是要把這些矛盾解決在初期,以免發生更嚴重後果。因此,徐寧提醒居民,如果家庭出現矛盾一時難以化解的,應當去社區尋求幫助,很多時候自己不方便說的話,旁人說開了矛盾自然就能化解。
  留好租客電話社區才能幫上忙
  “在涉及外來人口的矛盾糾紛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上下水道堵塞問題。”紅巾社區書記陳建國向記者介紹,由於外來人口大多居住在老舊小區,上下水道老化情況嚴重,很多人還不註意衛生,時常將異物扔進下水道,一些住戶擔心自己房中的管道被堵塞,在管道上部打入了篦子阻隔來自樓上的異物,久而久之,下水道堵塞、故意切斷上水的情況頻發。
  去年冬天,紅巾社區大成小區87號樓1單元二樓一住戶家下水道堵塞反水凍住,住戶將水閥關閉後離開,由於是外來人口,沒有任何聯繫方式,導致整個單元停水數月之久。
  這起糾紛中,樓上住戶安裝篦子、扔異物也有一定的責任,經過調解,每戶居民出資800元,等到今年開春化凍後,將整個單元管道更新,才重新通了水。
  “由於外來人口流動性大,社區不能完全掌握其個人信息,很多情況都無法聯繫上。”陳建國說,比如這次調解的停水糾紛,就是由於聯繫不上這戶外來人口才引起的一系列麻煩。
  陳建國建議,房東出租房屋時,一定要留好與租客的有效聯繫方式,同時提醒租客註意個人行為,保證房屋的正常使用,同時註意鄰裡影響,避免噪聲擾民、高空拋物等情況發生。
  (原標題:生活糾紛家庭矛盾都可讓社區評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y59oyjc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